本文目录一览:
长城的历史,尽量简短准确一些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
秦长城(秦始皇所筑长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甘肃临洮(今临洮新添镇三十墩村望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
长城之称始于长城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在古代我们无法彻底打败游牧民族,为加强江山巩固,只能修长城。当年忽必烈打宋朝直接绕过长城,从西面进攻,长城就似乎没什么用处了,但这只是少数。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的一种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修筑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从此刻开始长城几乎每个朝代都在修筑,春秋战国事情诸侯混乱,诸侯之间互相提防,使长城的修筑进入了一个高潮,此时的长城长度较短。
嘉峪关长城嘉峪关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1、嘉峪关城始建 于明 洪武五年(1372年)嘉峪关长城的历史简介20字,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嘉峪关长城的历史简介20字,经历嘉峪关长城的历史简介20字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 明代长城 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
2、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象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3、嘉峪关是在明朝修建的。嘉峪关始建于公元1372年,前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壮观的关城。历史沿革嘉峪关处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距今已经有631年的历史。关内主要建筑有关帝庙、游击将军府、官井、文昌阁及戏台。嘉峪关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立九年。
4、嘉峪关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修建。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5、到嘉峪关长城的历史简介20字了明朝,从明太祖洪武帝至明神宗万历帝,经过先后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8公里的长城。明长城主要沿着九边重镇一线修筑,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长城。明前期(1368—1447年)对长城的修缮。
6、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
探秘嘉峪关大长城,寻觅古老边关的历史印记
嘉峪关大长城坐落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嘉峪关市,它是我国古代的边防重镇,被誉为“万里长城的精华,嘉峪关长城的极品”。嘉峪关大长城修建于汉朝时期,曾经历了北魏、辽、金、元、明、清等时代的兴建和修葺,如今成为了一道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胜地。起初修建嘉峪关大长城的目的是为了保卫中国的西北边疆。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
嘉峪关长城:嘉峪关长城是明代的著名关隘,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关口之一。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嘉峪关长城成为了广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游客可以选择步行或坐索道,登上长城感受历史的厚重。嘉峪关文庙:嘉峪关文庙是清代建筑,被誉为“西部的文化宝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