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入选世界十大地理奇观的张掖丹霞地貌,为啥仅为4A景区?
冰沟丹霞主要是两部分景观,一是小西天,而是大西天,如同它们的名字,大西天比小西天更加的宏伟壮观,小西天能更加亲近山体,神驼迎宾、金蟾观霞、鹰头岩、祁连火炬、玄武门等景观,充满想象的人们将它们赋予了一段又一段有趣的故事,诉说着冰沟丹霞的传奇故事。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丹霞位于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约510平方公里。它是省级地质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张掖市以东30公里,临泽县以北20公里。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唯一的丹霞地貌和七彩山景观复合区。
年,张掖丹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说天下》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排行第二。2011年,七彩丹霞景区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2013年,七彩丹霞景区被评选为“全球最刻骨铭心的22处风景”。
相信大家在地理书上也已经是学到了不少关于丹霞地质的,其实全世界的丹霞景观并不是多么常见。丹霞地貌只有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形成。七彩丹霞因为所处的张掖气候干旱,并且是风力很大,形成的丹霞景观十分壮观。
丹霞地貌(甘肃张掖)张掖丹霞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彩色丹霞和宿根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
张掖七彩丹霞海拔多高
1、张掖七彩丹霞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平均海拔1850米。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
2、平均海拔1850米。根据查询百度百科得知,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
3、米。根据查询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官网显示,七彩丹霞景区海拔为一千八百五十米。七彩丹霞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肃南县境内,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
七彩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注意是七彩丹霞不是丹霞!
1、七彩丹霞地貌由6500万年前的湖盆地貌沉积而成,在雨季和旱季的交替过程中,不同的金属离子被氧化成不同的价态,导致底层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再经过多次的地壳运动,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逐渐形成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地貌。
2、七彩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判盯第三纪时期,是由红色砂岩、砾磨或岩和泥岩等岩石在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这些岩石在抬升和崩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奇特的景观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色彩,因此被称为“七彩丹霞”。
3、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
4、七彩丹霞的形成是由于多重原因构成的,首先是地质构造,在晚白垩纪到新生代期间,七彩丹霞所在的地区遭到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地层挤压抬升,很多的褶皱和断裂由此形成。其次是风化剥落,在经历了一定的风化剥落后,部分坚硬的岩层形成了现在的地势。
5、七彩丹霞地貌主要形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和山坡的崩塌,红色砂岩、砾磨或岩和泥岩等岩石逐渐形成了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些奇特的岩石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色彩,因此得名“七彩丹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